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貴州地理位置,以及貴州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對應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內容導航:- 貴州在哪裏?
- 貴州在哪裏屬於哪個省?
- 貴州的具體地理位置
- 貴州省屬於中國的北方,東方,西方,還是南方?
- 貴州在中國地圖的哪個位置?
- 貴州屬於南方還是北方?
Q1:貴州在哪裏?
貴州簡稱“黔”,地處祖國大西南,與湖南、四川、重慶、雲南和廣西毗鄰,是一個山川秀麗、氣候宜人、資源富集,人民勤勞的多民族內陸山區省。地處雲貴高原,介於東經103ⰳ6′~ 109ⰳ5′ 、北緯24ⰳ7′~29ⰱ3′之間, 東靠湖南,南鄰廣西,西毗雲南,北連四川和重慶,東西長約595千米,南北相距約509千米 。全省國土總麵積176167平方千米,占全國總麵積的 1.8% 。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部高原山地,境內地勢西高東低,自中部向北、東、南三麵傾斜,平均 海拔在1100米左右。貴州高原山地居多,素有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之說。全省地貌可概括分 為高原山地、丘陵和盆地三種基本類型,其中92.5%的麵積為山地和丘陵。境內山脈眾多, 重巒疊峰,綿延縱橫,山高穀深。北部有大婁山,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,川黔要隘婁山關高 1444米;中南部苗嶺橫亙,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;東北境有武陵山,由湘蜿蜒入黔,主峰梵 淨山高2572米;西部高聳烏蒙山,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.6米,為貴州境 內最高點。而黔東南州的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省界處,海拔為147.8米,為境內最低點。 貴州岩溶地貌發育非常典型。喀斯特(出露)麵積109084平方千米,占全省國土總麵積的61.9 %,境內岩溶分布範圍廣泛,形態類型齊全,地域分異明顯,構成一種特殊的岩溶生態係統 。
Q2:貴州在哪裏屬於哪個省?
貴州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一個省份,它不屬於哪一個省,它本身就是一個省份。
貴州省位於中國西南地區,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, 貴州省以山地為主,山地旅遊大省, 貴州與湖南、廣西、雲南、四川、重慶接壤, 國內麵積為17.62萬平方公裏。貴州是地理位置優越的城市,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,地貌類型非常複雜。
貴州的發展情況:
在過去,貴州是最不起眼的省份,一個依靠傳統農業的省份,一個全國最落後的地方,一個大山重巒的省份,一個交通極其不便的省份,而如今這些都將變成過去,畢竟那是完全依靠農業,完全依靠交通才能發展,現在農業不再是人們生存的基礎,交通已大大改善,貴州的發展有潛力,更有希望。
Q3:貴州的具體地理位置
貴州的具體地理位置: 北緯26.35東經106.42
貴州,簡稱“黔”或“貴”,地處西南腹地,與重慶、四川、雲南、廣西接壤,是西南交通樞紐。轄貴陽市、遵義市、六盤水市、安順市、銅仁市、畢節市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境內地勢西高東低,自中部向北、東、南三麵傾斜,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,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:高原、山地、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,高原山地居多,素有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之說,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。
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,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、活動,有舊石器時代早期的“黔西觀音洞文化”,晚期直立人的“桐梓人”,早期智人的“水城人”和“盤縣大洞人”,晚期智人的“興義人”、普定“穿洞人”、桐梓“馬鞍山人”、“白岩腳洞人”和安龍“觀音洞人”。境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,四季分明、春暖風和、雨量充沛、雨熱同期。是世界上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,有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
地形
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,境內地勢西高東低,自中部向北、東、南三麵傾斜,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。貴州高原山地居多,素有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之說。
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:高原、山地、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,其中92.5%的麵積為山地和丘陵。境內山脈眾多,重巒疊嶂,綿延縱橫,山高穀深。北部有大婁山,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,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米;中南部苗嶺橫亙,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;東北境有武陵山,由湘蜿蜒入黔,主峰梵淨山高2572米;西部高聳烏蒙山,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.6米,為貴州境內最高點。
而黔東南州的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省界處,海拔為147.8米,為境內最低點。貴州岩溶地貌發育非常典型。喀斯特地貌麵積109084平方千米,占全省國土總麵積的61.9%,境內岩溶分布範圍廣泛,形態類型齊全,地域分布明顯,構成一種特殊的岩溶生態係統。
氣候
貴州的氣候溫暖濕潤,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。氣溫變化小,冬暖夏涼,氣候宜人。2002年,省會貴陽市年平均氣溫為14.8℃,比上年提高0.3℃。從全省看,通常最冷月(1月)平均氣溫多在3℃~6℃,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;最熱月(7月)平均氣溫一般是22℃~25℃,為典型夏涼地區。降水較多,雨季明顯,陰天多,日照少。2002年,9個市州地所在城市中,降水量最多是興義市,為1480毫米;最少的是畢節市,為687.9毫米。受季風影響降水多集中於夏季。境內各地陰天日數一般超過150天,常年相對濕度在70%以上。受大氣環流及地形等影響,貴州氣候呈多樣性,“一山分四季,十裏不同天”。另外,氣候不穩定,災害性天氣種類較多,幹旱、秋風、淩凍、冰雹等頻度大,對農業生產危害嚴重。
水文
貴州河流處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係上遊交錯地帶,有69個縣屬長江防護林保護區範圍,是長江、珠江上遊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。全省水係順地勢由西部、中部向北、東、南三麵分流。
苗嶺是長江和珠江兩流域的分水嶺,以北屬長江流域,流域麵積115747平方千米,占全省國土麵積的66.1%,主要河流有烏江、赤水河、清水江、洪州河、舞陽河、錦江、鬆桃河、鬆坎河、牛欄江、橫江等。苗嶺以南屬珠江流域,流域麵積60420平方千米,占全省國土麵積的百分之35.0,主要河流有南盤江、北盤江、紅水河、都柳江、打狗河等。
Q4:貴州省屬於中國的北方,東方,西方,還是南方?
題目問法不對,我國按自然條件、位置、人文環境將全國分為三大區:東部季風區、西北幹旱區、青藏高寒區。
東部季風區因緯度差異大而依據秦淮線為界分:南方、北方。
以此為據,貴州省屬於中國南方。在秦淮線以南、青藏高原以東。
Q5:貴州在中國地圖的哪個位置?
貴州在中國地圖的西南位置。
貴州位於中國西南的東南部,介於東經103ⰳ6'-109ⰳ5'、北緯24ⰳ7'-29ⰱ3'之間,東毗湖南、南鄰廣西、西連雲南、北接四川和重慶。
是一個山川秀麗、氣候宜人、民族眾多、資源富集、發展潛力巨大的省份。全省東西長約595千米,南北相距約509千米,總麵積為176167平方千米,占全國國土麵積的1.8%。
地理環境
貴州位於雲貴高原,境內地勢西高東低,自中部向北、東、南三麵傾斜,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。貴州高原山地居多,素有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之說,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、丘陵和盆地三種基本類型,其中92.5%的麵積為山地和丘陵。境內山脈眾多,重巒疊峰,綿延縱橫。
北部有大婁山,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,川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米;中南部苗嶺橫亙,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;東北境有武陵山,由湘蜿蜒人黔,主峰梵淨山高2572米;西部高聳烏蒙山,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.6米,為貴州境內最高點。
以上內容參考⠨𗞧人民政府-自然地理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